VC又称抗坏血酸,是无色晶体,属于水溶性维生素,易溶于水,水溶液呈酸性,所以称它为抗坏血酸。在酸性溶液中稳定,在中性或碱性溶液中易被氧化分解。铁、铜等金属离子能够加速其氧化速率。
传统浓缩VC工艺包括发酵、提取和转化三大步骤,即以D-葡萄糖为原料,通过两次发酵生成2-酮基-L-古龙酸,经提取后用酸或碱转化成维生素C,其先进性得到了公认,但在发酵液中残留着菌丝体、蛋白质和悬浮微粒等杂质。
传统浓缩VC工艺流程:
发酵液—沉降—树脂调pH—加热—冷却—离心机—树脂脱盐—浓缩结晶—2-酮基-L-古龙酸
传统工艺采用加热沉淀法去除这些杂质,即将发酵液静置沉降后通过离子交换树脂,部分酸化2-酮基-L-古龙酸钠,调节PH值至蛋白质等电点并加热使蛋白质凝聚,然后用高速离心法分离出凝聚的菌丝、蛋白和悬浮微粒,清液再次通过离子交换树脂,全部酸化为2-酮基-L-古龙酸水溶液,在进行浓缩结晶,传统工艺存在比较大的缺陷,通过一次树脂和加热沉淀法除蛋白,加热既要耗能又造成2-酮基-L-古龙酸损失近4%,且发酵液直接通过离子交换树脂,使树脂表面污染严重,交换容量下降。
结合膜分离浓缩VC工艺:
发酵液—超滤—树脂脱盐—浓缩结晶—2-酮基-L-古龙酸
膜分离超滤截留分子量范围从500到50万,而维生素发酵液的分子量范围一般在1万到10万,所以选择一定截留分子量的超滤膜可以除去蛋白等杂质。
相关文章推荐:提取生物碱的方法和介绍
上一篇:金银花浓缩应用膜分离技术 下一篇:膜分离技术在乳品工业中的应用